酒店微信运营面临的最大难题不是内容,而是人,一个即懂酒店又懂新媒体运营的人。 市场细分,客户需求多样化,酒店和OTA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回过头来看看,酒店的每一步都走的好不容易。单说酒店和OTA这一条,酒店联盟、官网预定、折扣抵制等消息层出不穷,取得的效果似乎没有预期的那么好。这也在告诉我们酒店想摆脱OTA独大这条道路艰辛且漫长,但是逆境中求发展转危为安的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至少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酒店还是有很多机遇可寻的,微信自媒体平台就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全域旅游的概念在社会上逐渐引起注意,越来越多的地方对此表示很高的积极性,并就此进行了各具特色的实践。那么,究竟什么是全域旅游?为什么要推进全域旅游?如何推进全域旅游?需要我们一起认真探索。 一、何谓“全域旅游” 三十多年来,我们发展旅游,主要是建景点、景区、饭店、宾馆,这种发展方式实际上是一种“景点旅游”模式。各级党委、政府及企业为此作出了很大努力。几代旅游人为之奋斗,克服重重困难,使我国旅游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作出了宝贵贡献。也正是这些点上的突破,才为我们今天新阶段旅游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然而,旅游业发展到现在,已经到了全民旅游和个人游、自驾游为主的全新阶段,作为综合性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更加广泛,时代赋予旅游业的责任也空前加大,传统的以抓点方式为特征的景点旅游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大旅游发展的需要。现实要求我们必须从三十多年来的景点旅游模式转变为全域旅游模式,进行旅游发展的战略再定位。例如,过去我们居民建房子,不会考虑到旅游景观的需要;另一方面,我们搞景区开发,也没有考虑到当地居民的需求。再如,在景点旅游模式下,水利建设只是考虑防洪、排涝、抗旱,基本上不会顾及旅游用途与需求。在景点旅游的模式下,封闭的景点景区建设、经营与社会是割裂的、孤立的,有的甚至是冲突的,造成景点景区内外“两重天”。而全域旅游就是要改变这种“两重天”的格局,将一个区域整体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运作,实现景点景区内外一体化,做到人人是旅游形象,处处是旅游环境。
在社交网络整合时代,与客户密切沟通非常重要。酒店有更好的营销内容,才能吸引旅客们的注意力。 当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媒体平台,酒店便有了更多的方法来接触他们的客人。近来,连锁酒店喜欢将漂亮的照片发布到自己的网站,试图引起人们的兴趣。然而,随着OTA和第三方旅游网站的兴起,酒店管理者终于开始意识到内容营销到底有多重要。创建动态、独特的内容是广告宣传中最便宜的一种形式。
关于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九大航司封杀去哪儿事件,问题的根源出在哪里?我们能从美国的OTA与供应商的关系处理中得到什么样的思考和启发? 去哪儿到了多事之秋。几日前去哪儿创始人兼CEO、董事庄辰超离职,随之而去的包括COO、CFO、CTO在内的整个高管团队。这是继2015年10月26日携程去哪儿合并后的又一次震动,虽在意料之中,但仍令人唏嘘。庄辰超功过是非已留给业内外评述,但去哪儿从主帅到离职干将毫无疑问正置身于一场刚刚开始的麻烦之外。春运大战在即,航司步步紧逼,从2015年12月31日至今,短短十来天时间里,南航、海航、东航、国航、首航、重航等9家航企相继宣布中断与去哪儿网的合作,一度令业界震惊并哗然,去哪儿的股价也随即应声大幅下跌。